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安世半导体与Vishay达成NWF出售协议

1月8日,安世半导体(Nexperia)与纽交所上市公司威世(Vishay)签署协议,作价1.77亿美元出售英国Newport Wafer Fab(以下简称NWF)的母公司NEPTUNE 6 LIMITED(以下简称“NEPTUNE 6”)。 11月8日,安世半导体(Nexperia)与纽交所上市公司威世(Vishay)签署协议,作价1.77亿美元出售英国Newport Wafer Fab(以下简称NWF)的母公司NEPTUNE 6 LIMITED(以下简称“NEPTUNE 6”)。从2021年7月安世半导体宣布完成收购,到2022年11月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强制要求剥离,再到2023年11月8日签署出售协议,此次NWF并购案一波三折,充分体现了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挑战,也充分展现了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带领的管理团队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担当和能力。 濒临破产 2021年安世拯救NWF 2021年7月5日,安世半导体宣布与英国芯片制造商NWF母公司NEPTUNE 6及其股东签署了有关收购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安世半导体持有NEPTUNE 6 100%股权,并通过NEPTUNE 6持有 NWF 100%权益。资料显示,NEPTUNE 6公司2020 财年末的总资产为 4,470.76万英镑,净资产为-517.73 万英镑,收购时已经资不抵债,处于破产边缘。 自收购后,安世半导体对NWF制定了长远的业务发展规划,追加投资升级机器设备、扩充人员,安世半导体的收购拯救了资金不足、濒临破产的NWF。 以国家安全的名义 2022 年英国政府强制要求剥离 安世半导体收购NWF的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起国外多方抵制与质疑,认为NWF被安世半导体收购后会对英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2022年5月,英国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新生效的英国《国家安全和投资法案》,行使法定权力追溯审查NWF收购,最终于2022年11月以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为由要求安世半导体剥离NWF。安世半导体收到英国政府通知之后,明确表示了对该决定的不满,现在仍在上诉过程中。 被迫出售 充分体现管理团队的责任担当 安世半导体收购NWF遭受英国政府审查后,安世半导体在地缘政治环境下被多方攻击。张学政作为安世半导体的CEO与其管理团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一方面要应对英国政府基于地缘政治的安全审查,积极寻求公开解决各方提出的担忧;一方面要优先照顾NWF受影响的员工,并减少对客户的负面影响;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安世半导体的全球化战略,维护当地产业的利益,保护股东的利益。 由于英国政府强制要求剥离NWF,安世半导体迫于无奈,不得不停止对NWF的投资规划。为了保护员工与客户的利益,妥善地托付好NWF的未来,减少对当地半导体产业的影响,更好地保护股东利益,安世半导体选择了Vishay为承接方出售NFW股权。从收购到被迫出售,安世半导体的管理团队在地缘政治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经历了众多挫折与挑战,积极为NWF寻求解决方案,避免了英国政府剥离要求对NWF的员工、客户、当地产业以及股东造成进一步损失,这充分体现了张学政带领下的安世管理层的责任担当。尤其是面对英国政府强制要求剥离的压力,在被迫出售过程中仍对员工与客户高度重视、兼顾当地产业与股东利益,充分体现了安世管理层的企业价值观,树立了行业典范。 转自《国际电子商情》

查看详情
发改委: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有关要求,扎实推进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不得对各类经营主体区别对待,不得将特定行政区域业绩、设立本地分支机构、本地缴纳税收社保等作为信用评价加分事项。   具体通知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   发改办财金〔2023〕8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   当前,一些地方通过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设置招标投标隐性壁垒,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坚决纠正规范。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有关要求,扎实推进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现就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以下简称“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推动本地区相关部门规范实施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工作,深入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科学设置信用评价指标,客观公正评价企业信用状况。各地方不得以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变相设立招标投标交易壁垒,不得对各类经营主体区别对待,不得将特定行政区域业绩、设立本地分支机构、本地缴纳税收社保等作为信用评价加分事项。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立即对本地区信用评价、信用评分以及信用监管有关制度规定进行全面排查,聚焦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结果应用等关键环节,推动相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修订或废止有关规定,切实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统一的招标投标信用评价体系。   二、我委将加强动态监测,对涉及招标投标信用评价应用中的违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要通过信用平台网站畅通投诉渠道,收集问题线索,推动相关部门立行立改。   三、我委将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选取一批招标投标领域规范实施信用监管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表扬,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予以发布。   各省级信用牵头部门、招标投标指导协调部门要将本地区排查和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于11月底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法规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23年10月29日

查看详情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将全面取消!释放积极信号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根基,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较多,给国内外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一直秉持着开放共赢的原则,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加包容、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10月18日,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公布,在“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行动方面,提及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是在我国制造业已基本开放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清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   据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399.5亿元,同比增长6.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9.7%,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39.7%、25.6%。高技术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7.1%。同时,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无疑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加强剂”。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已经从过去的中低端迈向了中高端。伴随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市场需求层次不断升级,中高端、品质化、多样化产品需求增多,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同时,面对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压力,以创新引领制造业向高端领域和环节迈进成为必然选择。   8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外商投资保护等六方面提出24条具体措施。   《意见》提出,支持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等领域外商投资企业与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设立投资性公司、地区总部,相关投资性公司投资设立的企业,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   除此之外,《意见》还提到,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各级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签约、建设、投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吸收外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3》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891.3亿美元,增长4.5%,按人民币计首次突破1.2万亿元,高技术产业成为重要增长点。欧盟、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5.3%和9.5%。如今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放开,意味着中国对外商投资将更加看重,也有望在连续多年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加快步伐。   除了为制造业带来利好以外,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还将带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走向更深层面,为全面实现高质量增长助力。   仪器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传统产业推动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大工程、成套装备、智能制造、环境治理、检验检疫等诸多领域,对仪器需求加速释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国内仪器仪表市场的迅速扩张,外资和仪器仪表企业纷纷进入国内市场。   此次中国政府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意味着我国仪器制造业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随着外资企业的高速布局以及其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削弱国内仪器仪表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外资企业通过在我国投资建厂与我国企业合作,国内企业将从从中学到更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刺激我国仪器行业技术提升。   对国内制造企业来说,全面放开后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压力之下优胜劣汰,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压力面前能够顶住,甚至发展空间会更大。随着制造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扩展,制造业不仅可以得到资金上的支持,外商带来的先进经验也将为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提供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效能越来越强,随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也会随之提升,在创新发展上打开新的空间,助力消费升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参考来源:中国新闻网、第一财经等) 文章链接:化工仪器网

查看详情
事关仪器仪表产业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这五项重点任务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到2025年,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测量能力的高质量、高可靠性仪器仪表,攻克一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效能,研制一批新型仪器仪表用标准物质,制修订一批仪器仪表计量技术规范,助力打造一批仪器仪表国产品牌,加快推进计量基标准和仪器仪表的国产化。到2035年,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产仪器仪表的计量性能和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突破一批“卡脖子”的计量测试关键技术,涌现一批具有领先测量水平和研发设计能力的仪器仪表创新企业。 《指导意见》明确了计量促进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仪器仪表产业计量短板攻关。完善自主可控的量值保证体系,加快关键共性计量技术攻关,提升高端仪器仪表计量供给能力。二是激发仪器仪表企业创新活力。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打造仪器仪表特色产业集群。三是健全仪器仪表产业计量基础能力。加强量传溯源技术研究,完善计量技术规范和标准,提升计量测试能力。四是培育仪器仪表产业计量发展生态。创新产业计量服务模式,培育产业发展良好生态,营造成果转化应用环境,推动产业资源互通共享。五是完善仪器仪表产业计量政策体系。建立计量测试评价制度,优化计量政策环境,加强高端计量人才培养。 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查看详情
两部门印发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目标,聚焦以行政手段干预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问题,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安全稳定供应,助力能源资源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案》显示,本次专项整治聚焦2023年1月1日以来全国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行为,各地要认真核查是否存在以行政手段干预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行为,重点治理以下问题:   违反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的规定。包括违反矿产资源规划、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违规出让矿业权;未落实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要求,对本应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矿业权,不进行竞争性出让;超出规定允许的协议出让范围,违规协议出让矿业权。   设置不合理的矿业权出让条件。违反市场监管总局等4部门《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国市监竞协发〔2023〕53号)有关规定,违规设置不合理或歧视性的矿业权出让条件,违规增加矿业权出让前置资格审查内容,排斥或限制外地经营者、非国有企业。   干预经营主体销售矿产品。以行政手段实施干预,限定交易、妨碍矿产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包括阻碍、限制外地矿产品进入本地区;实施严禁矿产品外运外销,以行政权力阻止本地矿产品外流;设置相关许可或规定,对跨区销售矿产品违规收取额外费用。   干预电力市场准入行为。包括对发电企业、电力用户等进入电力市场设置不合理准入门槛和程序,对售电企业额外增设《售电公司管理办法》规定的注册条件和注册程序以外的要求,限制交易主体自由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等。   干预电力市场交易组织行为。包括出台与现行交易规则相违背的交易方案,以交易方案、会议纪要、有关通知等文件或领导批示代替交易规则,以行政手段违规干预交易机构交易组织和电网企业调度运行,随意调整交易结果,违规减免偏差考核责任,干预信息公开和信息披露,干预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的市场监管行为和对违规企业的查处、督促整改行为等。   干预电力市场价格行为。包括违规干预价格形成,指定交易对象、交易电量和交易价格,采取分割市场电量、隐形确定供需比等方式限制市场竞争、人为造成供需失衡;未执行市场交易价格,针对不同地区、特定类型的主体规定歧视性价格,组织以各种名目限定价格或者变相限定价格的强制专场交易,强制分配低价电等。   《工作方案》指出,本年度专项整治工作分4个阶段开展,具体如下:(一)启动部署,收集线索(2023年9月);(二)全面自查,及时整改(2023年9月—10月);(三)评估核查,巩固成果(2023年11月);(四)全面总结,建立机制(2023年12月)。   同时,各地要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监管,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反弹。要通过整治具体问题,举一反三,对本地区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文件进行全面自查,发现问题的,根据权限修订、废止,或者提请本级人大、政府修订或废止。   自然资源部和国家能源局汇总梳理专项整治情况,根据情况适时选择典型案例予以通报。形成以行政手段干预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报告,总结专项整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重要情况报国务院。 文章链接:化工仪器网

查看详情
热点新闻
更多新闻资讯